9月28日,认知障碍患者安全照护 —— 2025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阿尔兹海默照护培训开课了。本次培训特邀北京天坛医院资深护理专家李璇护士长授课,从认知症发展规律、安全照护技巧、用药安全、专业护理方法及医院典型案例等多角度进行系统讲解,为学员提供了一场专业盛宴。
认知症照护:从理解疾病本质开始
李璇护士长从认知症的基础知识入手,系统讲解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、病程发展及临床症状。她指出,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而非正常衰老。
“很多人误以为老人‘糊涂’是正常衰老,实际上阿尔茨海默病有明确的病理基础。”李护士长强调,照护者需要掌握疾病各期的特点:早期患者应保持熟悉而稳定的环境,维持规律作息;中期患者需加强安全防护,防止走失和意外;晚期患者则要注重生活质量和并发症预防。
展开剩余69%认知症作为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的综合征,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、学习能力、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。早期识别和干预能显著延缓疾病进展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
全面布防,守护安全防线
防走失的关键在于加强看护、利用技术和环境改造。具体措施包括:
身份识别与定位:为患者佩戴身份联系卡,注明姓名、家人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。此外有条件的家庭,带有定位器等通信设备,可以帮助照护者时刻掌握患者的位置。 加强看护与沟通:患者外出时应有专人陪护,尤其在人多的社会活动场所。照护者需要学习沟通技巧,及时识别并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,例如当患者因寻找厕所或认为要“上班”而要求外出时,应巧妙应对而非争辩,以转移其外出意念。同时,尽量避免频繁更换患者的居住场所,如确需更换,应加强监管。用药安全: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
在用药安全方面,李璇护士长强调了“从小剂量开始,逐步调整”的原则。
“认知症患者对药物往往比较敏感,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伴有多种慢性疾病,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。”她建议照护者应使用分药盒或电子提醒器,确保患者按时、按量服药,所有药物应由照护者统一管理。
李护士长还详细讲解了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,要求照护者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对于服药不合作的患者,她建议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改变药物给予途径或形式
沟通与护理:以人为本的照护艺术
在护理方法方面,李璇护士长介绍了认知症照护的沟通技巧:
简化语言:使用简单、清晰的短句,避免复杂的长句或多义词。 耐心倾听: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回应,不急于替患者回答。 非语言沟通:配合肢体语言,如手势、表情或示范动作,帮助患者理解。“照护认知症患者,首先要建立信任关系。”李护士长强调,“即使患者记错事情或产生幻觉,也不要直接否定,而是采用‘是的,然后……’的沟通方式。
照护者支持:关爱他人也关爱自己
培训最后,李璇护士长特别强调了照护者的自我关爱。“照护认知症患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照护者自身也面临巨大压力。”她鼓励照护者定期进行压力评估,必要时寻求专业支持。
“良好的照护不仅需要技能,更需要耐心、理解和环境适应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为认知症患者提供真正有质量的照护服务。”李璇护士长总结道。
发布于:北京市悦来网配资-杠杆炒股官网-股票杠杆配资-十大股票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